top of page

人的一生中,總會碰上幾部改變自己視野的電影。如果你是七零年代的孩子,你可能會說那部電影是《星際大戰》,那裡面浩瀚的宇宙和翱翔天際的飛船感動了你。如果你是八零年代的孩子,你可能會說是《侏羅紀公園》裡讓人望而生畏的史前巨龍讓你感受第一次的驚嚇。如果你是九零年代的孩子,你可能會說充滿城堡、魔法、和巫師奇想的《哈利波特》或者華麗壯觀的史詩《魔戒》改變了你的一生。但千禧年的孩子們,除了《阿凡達》之外,應該會不約而同的說:『《地心引力》』

 

就像魔術師驚人的技巧一樣,電影的魔法只要一被看穿,就失去了它懾人的力量。我在踏入電影製作之後,已經很少被一部電影折服。我發覺我無法不去計算某個鏡頭花了多少錢、某個鏡位是怎麼擺的、哪些鏡頭是特效哪些又是搭景等等。但《地心引力》把我狠狠的拋向那寂靜的外太空。我沒有時間思考,也沒有時間回答它丟出來的問題。我就像電影裡珊卓布拉克和喬治庫隆尼所飾演的太空人一樣,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隨波逐流。我完全跟不上《地心引力》的速度。應該說,我跟不上導演阿方索卡隆精準的安排,和攝影師盧貝茲基的鏡頭邏輯。我已經好幾年沒有這種感覺了。

 

《地心引力》的故事非常簡單:三個太空人在維修一個衛星時碰上爆炸亂流的衛星碎片,失去了與地球的聯繫,所以必須想辦法在沒空氣、沒重力、沒援助的狀態下回到地球。整部電影的九十分鐘裡只有三個角色,在好萊塢主流電影裡幾乎是聞所未聞。但卡隆做到了。雖然角色的塑造略顯粗糙刻版,但該明白的很清楚、該知道都知道,所以不影響整部電影驚人的震懾力。卡隆用緊湊的情節和一個又一個的難題考驗著主角。觀眾則跟著主角們一次一次的抱著希望前進,再一次次的絕望。外國影評人常濫用“Breathtaking”一字來形容一部片。這個字翻譯成中文是“雄偉、驚險”,但字面上的意思是“奪走了我的呼吸”。我從來沒在影評中用過它。也從來沒準備用它。但我決定把我人生中第一個“Breathtaking”贈給《地心引力》。它真的奪走了我的呼吸。我看到一半都覺得要氣喘了。

 

“科幻”是1960年代美國登上月球後群眾對太空的嚮往所發起的次文化。《星際大戰》之後更是成了主流電影的範疇之一。可是真正會拍外太空的導演少之又少。記憶裡能將它無邊的寂靜影像化的人大概也就是庫柏利克。《地心引力》是我回憶裡第一個讓我再度回到《2001:太空漫遊》那令人嚮往卻又如此可怖的外太空的電影。攝影師盧貝茲基將太空塑造的壯麗絕倫,尤其電影開始第一幕的長鏡頭更是立刻把觀眾拉入那無聲無息的情景裡。最厲害的是,在看完《地心引力》二十四小時後,我仍想不到盧貝茲基那些驚人的鏡頭是怎麼達成的。這應該是我成年以來第一次被電影的魔力所震攝。我破不了卡隆和盧貝茲基這兩位魔術師的戲法。我只能相信他們,讓他們帶著我翺遊星空。

 

快去訂票吧!這部電影不在大螢幕上看實在是太可惜了。我一般雖然不建議花四、五百元去看IMAX 3D這種譁眾取寵的觀影模式,但《地心引力》這部電影除了IMAX 3D之外沒有戲院能讓你體驗到一生中真正的驚豔。

《地心引力》影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