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有個朋友問我對於克里斯多夫·諾蘭的想法。當下我愣了一下,竟不知如何回答這個問題。這對於自認為是電影愛好者的我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與那位朋友離別之後,我著實對諾蘭的作品和風格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這並不代表我沒看過他的電影。事實上,我每一步都曾看過數遍。但我似乎從未未帶著分析和閱讀的心態來觀看諾蘭。或許是因為他的作品都屬於商業類型片,所以很少會有人抱著非娛樂心態去看待。但我想諾蘭在漫長的電影史中的角色到底是什麼,是電影愛好者所應思考的問題。歸根究底,究竟一位導演的作品裡必須有什麼樣的元素,才能讓那部作品能夠永垂千古?而在一個專業的團隊裡,究竟是那種導演獨有的原素才能讓一個導演變成大師呢?
仔細想想,電影,如藝術一樣,是主觀的。所以電影對觀眾來說實無高下之分,唯有好惡之別。那些被萬人景仰的“大師”,在某些人眼中也不值一曬。但如果不論它作為商品的價值,單以其藝術成就來講,對諾蘭似乎不公平。作為一個好萊塢商業導演,他必須滿足票房和製片廠的期待,其次才是電影藝術的發揮。這是很多獨立製片或受到製片廠青睞的導演所無需擔憂的創作門檻。他們可以隨心所欲的建構故事和人物,並盡量發揮自己的電影主義。很多現代的大師如費里尼、安東尼奧尼、早期的黑澤明、溝口健二都是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既然獨立製片和商業製片的門檻不盡相同,那便無法把諾蘭與其他的大師導演做一個比較。但在商業系統中拍出自我風格的大師比比皆是,如馬丁·史考西斯、李安、大衛·芬奇等等。既然這樣,那姑且先不論作品的本質,而談談諾蘭身為一個導演的功力吧。
記得讀大學時,電影系的教授曾經說過:『電影就是新時代的文學。只是現代人沒時間看書了,只好把故事縮在九十分鐘講完。』導演就像是一本書的作者,他對故事的編排影響了故事的張力和感染力。一個厲害的導演。如厲害的作者,可以精確的控制觀眾及讀者的感情。諾蘭慣用的“交叉式敘述” 在好萊塢電影中當屬一絕,從《記憶碎片》(Memento)到《全面啟動》(Inception),它發揮了無比的功效。這讓我感覺諾蘭就是一個厲害的作者。他懂得如何說一個故事、如何讓故事動人、如何讓故事的節奏快順遂。但這些元素對於創作者來說應該是屬於基本要求的範圍之內。一個會說故事的作者並不一定是文學家,一個會說故事的導演也並不一定是大導演。就像JK羅琳的書賣的可能比托爾斯泰好,故事也更精彩,但《哈利波特》是無法凌駕《戰爭與和平》的。兩者間的差別,實非技巧的高下,而是作品的精神。普通導演和大導演的分水嶺亦然。
黑澤明、小津安二郎、王家衛、伯格曼、張藝謀、塔可夫斯基、費里尼、侯孝賢、西區考克、布聶爾、雷諾瓦、李安等等的世界名將都有個共同點:他們的電影裡都注入了他們身為導演的個人精神。那種精神是超脫於電影主題,隱藏在導演手法裡的獨立性。黑澤明內心的反社會、李安深層的壓抑、費里尼的自戀、雷諾瓦的反資產階級等等,都是超越了故事和影像的存在。這是我認為排除一切元素後,大導演和普通導演最終的差別。這也是為什麼好看的電影不一定感動得了觀眾,但感動得了觀眾的電影卻一定是好看的。諾蘭就屬於前者,他的電影在故事、節奏、和影像上都鮮少有能挑剔的地方,但他的電影缺少了獨特的精神,那個引起觀眾共鳴的核心。但儘管如此,他也是當今好萊塢電影最前衛的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