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之狼》改編自昔日華爾街大亨喬丹貝爾福的個人傳記。這個以兜售仙股起家、後來叱咤華爾街的經濟犯成為了導演馬丁史考西斯和拍檔李奧納多迪卡皮歐新作品的主人翁,以傳記性質記錄他自八零年代到九零年初的那段瘋狂歲月。所謂仙股,即是股價低於一元以下、快被摘牌的股票。這種股票價值自然不大,但卻適合作為某些公司借道上市的軀殼。如果新資產註入這個軀殼公司,那它的身價就會立刻水漲船高、甚至翻身百倍有餘。當初以低於一元買下這個股票的人自然就大賺一筆。簡單說就像去年轟動一時的胖達人麵包店一案,即是“仙股”生技達人公司讓爆紅的胖達人麵包店借它的殼上市,在沒有任何明確產品的狀況下提升了一百倍的股價(從1.99提升到212元)。喬丹貝爾福就是看中人性急功近利又好賭的天性,以不實情報兜售這些仙股給不知情的一般民眾迅速竄起,後又向客戶大肆吹噓自己以外國公司名義購買的股票,進而提升股價大量拋售。
馬丁史考西斯在這部電影裡展現他老練的導演才華,不管是風格還是氣度都處理的十分精彩。將近三個小時的電影裡幾乎沒有冷場。他精確的用節奏、音樂、和調度來呈現美國八零年代的盛況和荒唐。搭配上李奧納多迪卡皮歐時而豪放、時而內斂的演出,使得這部講述華爾街的貪婪和欲望的電影更貼近了美國現代的金融窘境。就像一齣警世的寓言一樣,電影中的華爾街腐敗又浪費,建構出現代社會的所多瑪與蛾摩拉。
這部電影在美國引起了一些爭議,因為有部分衛道人士認為它在褒揚華爾街的貪婪和縱慾。我認為這些人並沒有將這部電影看透徹,但我能夠理解他們為什麼這麼說。《華爾街之狼》其實是在用一種譏諷的方式譴責華爾街這些為了錢什麼都做的出來股票經紀。不過導演史考西斯處理整部電影的手法都較詼諧,導致後半段主角貝爾福的墮落和救贖顯得特別不明顯,讓整部電影感覺帶著一種為貝爾福歌功頌德、“他雖然騙了大家很多錢,但他也不失為一個好人啊”的態度。如果帶著過於認真的態度去觀賞《華爾街之狼》,就可能會墮入這個障礙裡。
《華爾街之狼》固然好看,將導演史考西斯和演員迪卡皮歐的表現都推上了極致,但三個小時的電影裡有些東西稍顯囉唣,反而沒留多餘時間給“喬丹貝爾福”這個人物空間去發光發亮。整個表演過程比較像是李奧納多拼命的想擺脫李奧納多好入圍奧斯卡的表演。倒是配角喬納西爾飾演貝爾福笨拙又粗俗的好友唐尼搶了不少戲。
順帶一提,真正的喬丹貝爾福在電影的最後客串了介紹李奧納多入場的司儀。這人其貌不揚,真令人難以想像他就是那前三個小時還讓我們又愛又狠的放蕩大亨貝爾福的原型。果然人不可貌相啊!